白城向海:春风吹 候鸟归-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5 03/26 10:55:02
来源:新华网

白城向海:春风吹 候鸟归

字体:

  春日的早晨,当你漫步在白城市通榆县的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向海),你会被清新的泥土气息所包围。随着冰排轻撞浅冰的声音,不时,目光会被那群突然闪现、飞舞的白色身影所吸引——是候鸟们来赴约了。

  天气刚刚变暖,成群的候鸟飞越重峦叠嶂,像奔赴一场约定,来到向海,在这里找到它们的“港湾”。

  在保护区的湖泊、沼泽地带,数千只候鸟或振翅高飞,或低空盘旋,或在水面嬉戏觅食,其中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青头潜鸭,其数量达到了近年来的新高,形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卷。

  “这几年,在向海停歇的鸟的种类越来越多,有的非常稀有,像东方白鹳、白鹤、青头潜鸭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灰鹤、白琵鹭这些都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中青头潜鸭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现在冰面没有完全解冻,我们就人工投食给他们,让它们积蓄更多的能量,以便再出发。”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站长于洋认为,迁徙鸟类种群数量的不断增多,归功于向海保护区生态环境的不断向好。

  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上,是目前已知全球九条主要的候鸟迁徙路线之一。这里鱼类及水生生物资源丰富,为鸟类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大面积的芦苇,又为水禽的栖息繁殖提供了隐蔽的场所。每年的这个季节,北迁飞往西伯利亚等地繁殖的白鹤、白头鹤、灰鹤、白枕鹤、青头潜鸭、小天鹅、东方白鹳等候鸟大量聚集在向海这个候鸟驿站休憩觅食、补充体力,迁徙高峰期,来这里的候鸟数量可达几十万只,为湿地带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

【纠错】 【责任编辑:邵守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