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丨长白山里的“科学嘉年华”-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5 02/24 19:52:46
来源:新华社

半月谈丨长白山里的“科学嘉年华”

字体:

  半月谈记者邵美琦

  “雪花的奥秘太奇妙了!”在东北冰雪游热潮中,长白山雪岭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之旅。来自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中央小学校五年级(2)班的孩子们走进银装素裹的童话世界,通过亲身体验与老师讲解,将科学知识与冬日美景巧妙结合。

  延边州,地处中国东北边陲,一直以来都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延吉市中央小学校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老校。近年来,学校致力于构建多元协同发展的科学教育体系。从校内课堂到校外实践,从实验室的微观探索到田野间的实地观察,孩子们的认知世界被不断拓宽。

  用好课堂,激发科学兴趣

  悠扬的朝鲜族伽倻琴乐声响起,一堂小学四年级的科学课《声音的高与低》拉开序幕。“注意聆听声音高低的变化,声音的高低与什么有关?”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通过伽倻琴的弦音,理解了物体的长短和粗细如何影响声音的高低。

  科学课程在小学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如何在教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兴趣?延吉市中央小学校校长姜海英表示,学校努力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通过创新教研方式,如微课设计、实验记录单制作、课堂规范化教学流程等多样形式,探索新课标改革下的教学新模式。

  在延边州“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试点校”应用展示会上,语文课《千年梦圆在今朝》与科学课巧妙结合。科学教师与语文教师共同备课,引导学生利用反冲力等科学知识设计并制作火箭模型,在比赛中融合科学与语文双学科,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显现智慧课堂的魅力。

  聚合资源,拓展科学实践活动

  当被问及最喜欢的校园活动时,许多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科技节!”一年一度的科技节,已成为备受期待的“科学嘉年华”。整个活动为期一个月,全员参与,主题鲜明,充满乐趣。

  延吉市中央小学校举办的机器人编程比赛

  在科技节期间,学校根据不同年级设计丰富的竞赛项目:一、二年级举办纸飞机留空赛,三年级设计降落伞,四年级开展火箭飞行,五年级制作气球反冲动力小车,六年级挑战建高塔。在班主任和科学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用所学知识反复试验,改进作品。

  学校科学教研组长金香丹介绍,中央小学校致力于构建“1+1+N”的科学实践活动模式。第一个“1”指科技节,每周设置不同主题,比如科普周、科学实践活动周、三小活动周(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全面点燃学生的科学热情。

  第二个“1”聚焦于假期小课题研究。放假前,学校为每位学生提供“小课题菜单”,由他们选择感兴趣的课题开展探究。开学后,学生通过“课题发布会”展示研究成果。

  “N”则代表参与各级科技竞赛和交流活动。去年10月,在吉林省首届校园科普剧大赛中,六年级学生创作并演出的《我是小小航天员》荣获二等奖,参演的学生也在表演中对航天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多元协同,为孩子插上创新翅膀

  步入校园内,科技乐园、机器人教室、4D活动室、3D工作坊、信息编程教室等一系列专用活动室,处处洋溢着科技的魅力。

  学校协同科协、气象局、博物馆等部门,建立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有效衔接机制,借助校内各功能室和活动场的优势,面向全体学生成立如人工智能、航模、4D拼接等相应的科技兴趣小组和社团。

  同时,学校充分利用智慧平台科学教育资源,将科普教育纳入课后看护普及课程,既减轻教师课后教学负担,也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对科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编辑:孙好

【纠错】 【责任编辑:赵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