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的长春市绿园区,春寒料峭,但汽车产业链上的企业车间里已是一派火热景象。机械臂精准摆动、流水线高效运转……在绿园区“政策+服务”双轮驱动下,辖区企业正以智能化、数字化为引擎,全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
位于绿园区的长春汽车冲压件有限公司焊接车间内,14台机械臂与工人默契配合,焊花飞溅间,红旗品牌汽车前围挡板快速成型。抬头望去,悬挂的电子屏实时跳动着一串数字,“一季度产值比去年提升10%,全年冲刺3亿”,这是员工拼搏的目标,也是他们美好生活的经济支撑。总经理王兴龙穿梭在生产线 间,不时查看设备状态,他说:“今年产值要冲3个亿,一季度就得加压,我们有信心,因为自动化生产线提高了生产效率。”
转入自动化油压生产线,场景别有洞天:机械臂如“钢铁搬运工”将钢板精准送入冲床,随着“咔嗒”一声,汽车零部件瞬间冲压成型。“这条自动化生产线8小时能产出2000件,人力减少了,精度反而更高。”王兴龙信心满满地说。
“智改数转”是传统企业追逐新目标的动力。
相隔不远的长春敏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厂房里,上演着更富科技感的画面。在刚投入使用的数字化工厂里,机械臂从立体仓精准抓取零件,大屏幕上跳动着设备互联的实时数据。“每台设备都是‘会说话’的智能体。”公司总经理孟祥丽指着可视化看板介绍,“我们通过引入智能制造设备和工业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和实时监控,可以有效优化生产过程中的协调与协同,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车间深处,为新车型定制的结构件正在试制。激光切割机吞吐着银色板材,机械臂将成品码放成整齐方阵,二维码追溯系统同步录入生产信息……新工厂,新车型,新订单,新目标,敏实正在全力加速向着5亿元产值冲刺。
企业冲锋的背后,是绿园区构建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区工信局负责人表示,“既要当‘急救员’解决燃眉之急,更要当‘规划师’培育创新生态。”今年,绿园区继续引导企业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为企业获得政策奖励做好准备工作;重点关注产值增速下降企业,鼓励企业拓宽市场渠道,通过跑市场、拉订单等方式,多渠道增加订单业务量,提高企业产量;向省市争取惠企政策,及时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指导,组织企业申报资金扶持项目,利用上级“工业产值季度增量奖补”等政策资金助力企业发展;持续深化走访服务,及时化解企业在用工、融资等方面的发展难题,助力规上企业继续做优做强、培育规下企业升规入统。
春潮涌动处,智造正当时。当机械臂的节奏与政策鼓点同频,当数据流与产业链共振,绿园区汽车产业生态圈已按下高质量发展快进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