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白山松水间尽管还是春寒料峭,但当记者走进工厂、雪场、商圈,依然可以感受到冰天雪地里朝气蓬勃的“升温”之势,辛苦忙碌的工人、热情高涨的游客、繁荣兴旺的市场……吉林新春经济一线一派热闹景象。
快马加鞭未下鞍
“生产线满负荷运转!”春节假期,记者走进位于吉林市的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碳纤维生产车间,等了好一会儿,忙个不停的生产负责人鲁明才抽出时间谈企业生产情况。
吉林化纤集团碳纤维年产能超过5万吨,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碳纤维生产企业。2024年,吉林化纤集团碳纤维销量同比增长70%,尽管近年来不断扩大产能,但下游用户的广泛需求始终让企业生产处于“快马加鞭”的状态。
“碳纤维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假期赶订单、忙生产,确保节后第一时间发货,已成为我们的工作常态。”鲁明说。
发展不停歇,吉林化纤还在向高处“攀”、向“广处”拓。2024年,公司自主研发出性能更高的“干喷湿法”T800级碳纤维。今年有望挺进压力容器、航空航天、体育休闲等高精尖应用领域,成为新的增长点。
吉林化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德武表示,公司正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广泛进行开发性研究,扩大碳纤维应用场景,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
快马加鞭的景象不仅在生产车间,也在项目建设现场。春节假期,洮南绿色甲醇项目施工现场依然忙而有序,180余名建设者坚守一线,进行主体工艺设备安装等工作。
该项目总投资224亿元,是国家首批绿电制氢就地消纳示范项目,将利用风能和生物质能,打造“绿色新能源+绿色化工”产业链,预计今年6月试生产。
今年的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谋划储备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高质量项目,亿元以上项目达1000个。长春等地在原有政策基础上,新增支持企业增产扩能的政策措施,以超常规硬举措努力实现经济运行“开门红”。
冰天雪地涌热潮
春节假期,来自天南海北的车辆络绎不绝地驶向吉林市北大湖滑雪度假区,雪具大厅和雪道终点人潮涌动,雪场内按难度划分的“暮云”“阳光”“岗梁”等雪道人影绰绰……
“我已经连续两年在吉林雪场过年了,这里的粉雪资源深深地吸引了我!”春节假期第一天,湖北游客李响就迫不及待地开启了冰雪之旅。
“学后刃推坡的孩子多了,南方‘冰箱宝宝’选这里做首次外滑的多了,挑战地形公园的人多了。”北大湖滑雪度假区市场总监闫帅表示。度假区春节期间接待游客9.81万人次,营业收入5522.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0.03%和23.77%。
在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携带雪板等滑雪装备的国内外旅客随处可见,机场不仅在值机环节设立“雪友专柜”,还安排“雪板专用摆渡车”,便捷广大雪友出行。
美团数据显示,吉林省旅游热门目的地前五名分别是长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吉林、白山和通化。滑雪度假客群、冰雪赛事观众、“雾凇+温泉”休闲游客形成叠加效应,推动机场客流增长。1月,长春机场共运送旅客178.6万人次,同比增长9.9%,创通航以来单月最高纪录,其中冰雪旅游贡献占比超过35%。
2024年底,吉林省出台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7至2028年雪季,冰雪旅游接待游客2.3亿人次,冰雪旅游游客出游总花费达到4200亿元;到2029至2030年雪季,冰雪旅游接待游客3亿人次,冰雪旅游游客出游总花费达到5400亿元。
消费市场焕活力
在长春市重庆路商圈,市民孙鑫春节前夕带着母亲选购手机。“过年了,给母亲换一部手机作为新年礼物。”他说,原价近4000元的手机,商家活动优惠300元,加上政府补贴,实付不到3200元。
春节假期,长春市手机等数码产品实现销售额9505万元,同比增长超过300%,成为蛇年“新年货”。
“今年新春消费活动启幕早、创新多、频率高,动员商家参与广泛。”长春市商务局市场运行与消费促进处处长刘玲玲说。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吉林省餐饮团购线上交易额较去年增长35%,异地游客贡献的餐饮团购线上交易额增速明显快于本地市民,深度旅游带动消费火热。
数码、餐饮购销两旺,新春大集人潮涌动。大年初一,吉林市北山集市正式开集,100个展位展销万种商品以及南北特产、美食小吃、东北冻货、文创礼品等特色年货,市民还可参与套圈、射击、抽盲盒等互动娱乐项目,烟火气十足。
与此同时,吉林市组织60余户重点商贸企业开展联动促销活动100余场,市民不仅可以享受购物、餐饮优惠,还可以参与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等线上抽奖活动。春节假期,吉林市重点监测的37家零售、餐饮、住宿企业销售额达1.6亿元,同比增长7.2%。
记者从吉林省商务厅了解到,春节假期,全省商务系统立足春节消费市场需求,开展系列促销活动,消费市场增长有力。在“国补”政策带动下,手机等数码产品热卖,通信器材类商品销售大幅增长38.5%。线上消费持续红火,春节期间全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9.3%。(记者段续、王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