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稳,天下安。近年来,公主岭市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守住粮食安全“生命线”、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链”、打造乡村振兴“先行区”,不断让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谱写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强“芯”提速 助力种业振兴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粮食生产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公主岭市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种业科研攻关,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吉字号”优良品种,大力推进“育繁推”一体化。
在位于大岭镇的吉林省宏泽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实验室里,各种玉米种子和育种材料整齐摆放。专注于适合东北地区气候的高产、高抗玉米品种选育的这家企业创建于1997年,不仅历史悠久,还是吉林省现代化综合性种子公司。目前审定玉米品种33个、登记高粱品种22个,拥有植物新品种权21项,一条种子产业集群式发展新路径在这里悄然成型。
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动力。该公司目前研发的单倍体加倍技术,将自交系选育纯合时间缩短到8个月左右,实验室每年可加倍几十万株单倍体幼苗,已经选育或正在选育出一批稳产、高产、抗逆性好、抗病的优质品种,且常规育种品种研发体系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通过育种过程中全面实现了条形码、标签化管理,保证高效、准确,提高了大规模育种的管理能力及海量数据的快速采集和分析水平。每年组配测交组合1万余个,在全国8省市建立40余个测试网点,拥有试验基地750余亩,测试小区10余万个,总测试面积2000余亩。公司还与大北农、杭州生物瑞丰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生物育种合作,在生物技术领域得到长足发展;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合作,联合选育玉米新品种,推进玉米商业化育种技术体系建立。
增智提质 发展现代农业
“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近年来,公主岭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科技引领,积极促进农业与科技深度融合,推进“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广袤的田野上洋溢着现代农业的勃勃生机。
“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公主岭示范基地的“无人农场”里,秋收后的田野别有一番景色……
在这里,春耕、秋收均由无人驾驶农机完成,田间管理由大数据云平台实时监控,人工操作从传统的田间地头转移到了电脑前、遥控手柄旁。“农机在原来的基础上,加装‘无人驾驶’和北斗导航系统,可以实现无人作业。”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高级工程师陈国双说。作为融合信息化技术的现代农机装备,无人驾驶农机以其数字化、智能化和网联化技术,全方位展示了自动启动、动态障碍自动避让等一系列“独门绝技”。
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这也是“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的重头戏。公主岭示范基地采用物联网、大数据、5G等信息技术打造“无人农场”,集中展示29项新技术。通过农场信息感知系统、无人农机装备系统和远程管控云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实现了玉米耕、种、管、收全程无人化作业,探索形成了以智能农机为手段,以清洁能源系统、农业数据网络、模型与算法、信息安全体系为依托,信息化服务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现代智能农业生产体系。
示范基地里的“玄机”还不止于此。用科技创新护好、管好黑土地。感知自然环境、种养对象、设备工作状态……农场管控云平台系统在整个“无人农场”布设了气象站、土壤墒情仪、虫情测报仪、孢子捕捉仪、高精度摄像头等监测设施,能够自动进行各种信息、数据的处理,精准实施各种作业指令的下达。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AI识别等智能技术,实现了“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的“无人化”实践。
助农惠农 农业服务显身手
现代农业服务业是以市场为导向,服务农业农民的原则,围绕农业技术推广、农机作业、农业生产托管、农技信息平台建设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公主岭市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始终把国家粮食安全重担扛在肩上,持续以助农惠农、提升粮食产量为目标,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服务组织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走集约化经营之路,一直是范家屯镇乾程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成的目标。来到合作社所在的范家屯镇孟家村,只见连片的土地里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田垄,在秋收后依然整齐……王成说:“合作社覆盖了耕地、播种、植保、收割等生产环节,流转的土地全部机械化耕种。除了自有的7500亩土地外,合作社还为周边村屯代耕土地3000余亩。拥有各类农机70台(套),且全部实现机械化收割。以前的地都是一家一户种,小而散,既发挥不了机械化作用,风险还高,也挣不了多少钱。现在合作社想改变传统种地方法,走规模化经营路子。”
合作社除了机械化水平高外,还为当地村民带来增收新路子。为了实现增效增收,王成参考黑土地保护相关政策,改变单一种植模式,采取玉米、大豆轮作、间作的种植方式,科学调整种植结构,既养地又增产,得到农户认可。“现在合作社农民人均每年纯收入比10年前翻了两番。”王成高兴地说。
无独有偶,公主岭市金丰公社因地制宜,积极推行全程托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托管区域覆盖秦家屯镇、杨大城子镇、双龙镇、玻璃城子镇等区域,托管面积4.5万亩。聚焦农户增产增收,结合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措施,农户在托管后每垧地平均产量达1.35万公斤,比托管前高出1500公斤,卖粮收入每垧地高出3600元。
截至目前,全市大型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460余个;农机保有量15.3万台,农机总动力达249.7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5.3%,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抓好农技服务,聚焦提升粮食单产,已经完成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100人,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专题培训100人。
和美乡村 步步风景展新颜
通畅整洁的乡村小道,农家小屋错落有致。近年来,公主岭市坚持把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突破口,通过齐抓共管、模范带动、全民参与等方式,实现乡村面貌大变样。
环岭街道石人村推行“网格+积分”乡村治理模式,以“道德爱心超市”为载体,村民可通过清理自家环境卫生、监督邻里等方式获得积分,进而换取礼品。通过实施一系列措施,让基层治理多模式运作,保障石人村长期“颜值在线”,增强村民的参与感、幸福感、获得感。在基础设施上,村里路面硬化已达到屯屯通、户户通,村民全部饮用自来水,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村民感受到环境的实际变化后,从“人人都是保洁员”“人人都是志愿者”,逐步转为“人人都是村干部”,让村民参与到美化环境、打造新村的工作中,极大地增强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和美化环境的内生动力。
南崴子街道房身岗子村以“人工+机械”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整治村内人居环境,开展柴垛搬运,清理仓房、院落,拆除私搭乱建等工作。截至目前,共出动人工1000余人(次),各类车辆、机械500余台(次),清理垃圾1000吨、畜禽粪污750吨、屯路边垃圾路沟5000米。
今年,公主岭市创建“千村美丽”村37个、“百村示范村”4个;国土绿化完成85611.1亩、绿美村屯建设完成91个;新改建农村公路280公里。
腰包鼓人民笑 共绘富裕图
今年,公主岭市把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纳入“1369”战略安排,推动农民农村迈向共同富裕,缩小城乡差距,着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怀德镇三里堡子村现有耕地面积364公顷,共有各类棚膜1708栋,棚室生产面积244公顷,其中香葱种植面积占80%以上。建有智能化育苗温室1栋,生产面积5000平方米,全村年产香葱4万吨,产值可达2亿元,202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2万元。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一村一品”工程专业示范村,实现了小香葱大产业。该村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互利共营模式,实行“五统一”管理,即统一采购生产资料、统一制定植保标准、统一提供技术服务、统一使用品牌标识、统一组织经营销售,先后成立红旗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和三里堡子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入社242户520人。注册“问心”牌蔬菜商标,并通过无公害认证。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每栋棚室年纯利润7万元以上。
公主岭市还制定《公主岭市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实施方案》,明确发展目标和六项重点任务,实施15项具体措施。有效夯实粮食生产能力基础,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24年全市播种面积470万亩,截至目前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238.3万亩;促进畜牧业发展,预计年底生猪发展到370万头,肉牛发展到66万头,羊发展到52万头;加强园艺特产发展,拓展增收空间,全市棚室总面积发展到3.53万亩,集中连片规模化园区67个,蔬菜等园艺作物播种面积28.51万亩,园艺特产业总产值达到40.5亿元;推动转移就业,提升工资性收入,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6万人,城镇新增就业5281人;支持农民创业致富,发展庭院经济,引导农户利用家庭院落、房前屋后闲置空地,因地制宜将“小庭院”打造成“大产业”,促进收入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