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松水蕴美境 吉祥之林迎客来——写在首届吉林省旅游发展大会开幕之际-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4 06/13 10:12:54
来源:新华网

白山松水蕴美境 吉祥之林迎客来——写在首届吉林省旅游发展大会开幕之际

字体:

  新华网长春6月13日电(记者段续、唐成卓、王晓林)松江两岸,新芽绽放;长白山麓,绿意盎然。天蓝、山绿、水清、生态好,大美吉林敞开怀抱,盛情迎接各地来客。

5月24日拍摄的长白山天池。新华社记者 颜麟蕴 摄

  首届吉林省旅游发展大会13日在长白山启幕。办一场会、兴一座城、火一片热土,一大批文旅项目集中签约落户、一众文旅界人士盛谈吉林热景、一条条文旅精品线路专场推介……吉林省加速打造的“万亿级”旅游产业集群正释放强劲吸引力,八方客商前来,竞相发掘机遇。

  精彩纷呈 文旅市场“烟火”升腾

  白山松水间,文旅热潮涌动。吉林省推进融合发展,“冰雪+避暑”双轮驱动,文旅市场“多点开花”。

  ——人气更旺 燎原之势已成

  夜幕降临,延吉“网红弹幕墙”前,游客将“延吉”标识咖啡高高举起,手机相机频频连闪,与霓虹灯交相辉映。最近,这里又有了灯光秀表演,景色更加绚烂多彩。

  冰雪季,全国文旅市场的聚光灯照在了东北,吉林掏尽家底,以东北人的豪爽和热情,迎八方来客。观查干湖冬捕冰湖腾鱼,在延边当一次“朝鲜族公主”,去吉林市赏雾凇美景,到梅河口体验“东北雪村”,乘长春54路有轨电车文旅专列穿越“时光隧道”,在冰雪新天地大滑梯感受速度与激情……文旅烟火“燎原”,2023年,吉林省接待国内游客3.14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5277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游客手拿咖啡在延吉市打卡拍照。新华社记者 颜麟蕴 摄

  ——产品更火 业态百花齐放

  尽管户外已是暑热渐起,但在吉林市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场的雾凇实验室里,游客们身着羽绒服,在晶莹剔透的雾凇林里欢呼雀跃。“之前两次来吉林,都没能看到雾凇,这次终于与雾凇相遇,很满足!”游客徐巧说。

  先后推出研学、自驾、红色等主题线路332条,陆续举办雪博会、冰雪节、冬捕节等活动,开展各类冰雪节事活动200余项……夏季避暑、冬玩冰雪,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展示着吉林之美。“今年吉林省将在‘旅游+’‘+旅游’业态上持续发力。”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孙光芝说,用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和产品带动“四季长红”。

  1月8日,滑雪教练在吉林市万科松花湖度假区向来自广西南宁的“砂糖橘”小朋友讲解滑雪知识。新华社记者 颜麟蕴 摄

  ——品牌更亮 文旅发展提速

  “我就是冲着长白山来的,‘捕获’这里的壮美景色,是一名风光摄影师的心愿。”天津游客宋雪说。

  文旅市场上的吉林品牌,又何止长白山,松花江雾凇、查干湖冬捕、长影光影传奇……社交媒体上,网友们打卡吉林的“心愿”很多很多。近年来,吉林以“长白天下雪”“清爽吉林·22℃的夏天”双品牌为引领,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绿水青山”与“冰天雪地”交相辉映,文旅品牌愈发闪亮。

这是2024年3月26日拍摄的长白山。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守正创新 铺展多彩文旅画卷

  绿水青山、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银山,吉林“以绿生金”“借雪生金”,丰富各项文旅产品供给,打造特色IP,走好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践行“两山”理念,绿色发展筑牢文旅产业基础

  俯瞰吉林西部,6月的查干湖,碧波荡漾。水质越来越好,候鸟越来越多,湖边生态小镇的居民捧起生态旅游的“饭碗”。向东眺望,长白山区物种繁茂,野生东北虎豹频频“出镜”。“野生东北虎种群繁衍壮大,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长白山管委会主任高飞说。

  生态是吉林的优势,绿色是吉林的底色。东部长白山区层峦叠嶂,中部黑土沃野纵横,西部河湖湿地水草丰美,环境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水环境质量改善幅度位列全国第二、生态质量状况连续20年保持良好……吉林持续巩固生态环境优势,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保护生态与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

这是在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拍摄的中华秋沙鸭(5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敢于弄潮踏浪,特色IP造就火热产业

  “不吃雪饼,太干巴了,都剌嗓子了!”长春动植物公园扮演被压在五行山下的孙悟空,因“嫌弃”雪饼而走红网络,被网友亲切称为“雪饼猴”,其幽默风趣的语言引得众多游客排队互动。吉林持续做大“雪饼猴”IP,为其提供更大舞台,助力全省文旅产业发展。

  社交网络上,火热的吉林文旅IP还有很多。长春西游主题乐园、中国朝鲜族民俗园、乌拉街满族镇雾凇岛、“这有山”文旅小镇、长春航空展、东北不夜城……各地文旅部门争相上网“整活”,不时登上热搜热榜。

  ——挖掘人文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位于吉林大学朝阳校区的“地质宫”,是李四光、黄大年曾工作的地方,至诚报国的事迹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在吉林市,吉海铁路总站旧址、梁思成设计的“石头楼”,引得众多网友“种草”“打卡”,当地把重点文博场馆穿点成线,整合游览线路,延长开馆时间,与家国情怀深度融合。

吉海铁路总站旧址。(吉林市委宣传部供图)

  开放各类文博场馆,讲述名家往事,制作参观攻略;整体谋划,梳理老城、老街里的人文故事;“摸底”城市底蕴,寻找记忆共鸣……各地顺势而为,让人文资源在“文旅热”中焕发更多光彩。

2023年10月24日,一辆电车行驶在长春市春城大街(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全面布局、全链推进 锚定旅游“万亿级”产业再出发

  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吉林在全域全季做好“旅游+”和“+旅游”文章,为东北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夏季避暑冬玩雪,全域全季布局形成多点支撑

  “刚刚睡醒的天池好美,今年一定去趟大东北!”5月末,长白山天池迎来开冰季,吸引众多游客慕名而来,成为夏季文旅“升温”的标志。再看查干湖,春夏赏荷、秋观鸟、冬渔猎,四季皆可游。“从‘冰雪高地’挺进‘四季长红’。”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陈鸿罡表示,在“长白天下雪”“清爽吉林·22℃夏天”双品牌驱动格局下,吉林正形成“冬夏联动、全域响应”的良好市场氛围。

  ——产业融合谋振兴 全业全链打造实现多元发展

  自主研发的高科技冰刀、保暖自发热装备、虚拟模拟滑雪设备……吉林孕育出一批专注于冰雪装备制造的创新企业,不仅服务于冰雪运动,更让冰雪旅游走进千家万户。黑土地上,一大批包括影视、餐饮、购物、娱乐、演艺,乃至装备制造等业态的文旅业融合发展项目正加快推进,全链条打造万亿级旅游产业集群。

  ——要素保障愈完善 全系全面推动旅游环境优化

  3月陆续进入“封板”期后,吉林各大雪场就开始酝酿未来。在吉林北大湖滑雪度假区,正在实施的青少年雪上运动训练基地项目建成后,雪道将由47条增加至64条。“上一个雪季接待人次突破80万。”度假区市场营销部负责人闫帅说,做好设施建设和服务,争取再创纪录。

2023年12月14日拍摄的吉林省吉林市万科松花湖度假区滑雪场及度假小镇(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提升配套服务水平,助力文旅“长红”。到2025年,吉林省6家机场的航线将超过280条,沈白高铁开通将为长白山带来千万客流,全省景区实现5G网络全覆盖。“扩大文旅项目投资,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加强旅游服务保障,吉林将全要素发力,构建现代化旅游产业体系。”孙光芝说。

【纠错】 【责任编辑:黄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