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柳河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幅员面积3348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3个街道,219个行政村,总人口38万,素有“千年古城百年县,一城柳色半城河”的美誉,先后荣获“全国重点中成药生产县”“全国健康促进县”“中国野山参之乡”等多项荣誉。
近年来,依托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完备的产业链条和日益完善的服务体系,柳河县不断放大自身优势,助力“中医药+健康产业”特色发展、内涵发展、融合发展,全力打造中医药事业“柳河模式”。
紧盯道地药材
传统种植业多点开花
柳河县自然环境条件适宜中药材生长。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6万亩,其中,中小药材1.2万亩、园参0.8万亩、林下参3.6万亩。
为实现中药材从分散生产向产业化生产转变,柳河县积极推进天强药业、长隆制药等药企中药材基地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并在安口镇、亨通镇、柳河镇等乡镇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同时,通过举办培训班、组织现场观摩等形式,开展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提高科学化种植水平。目前,全县共有人参、贝母、苍术、黄精、返魂草等12个种植品种,其中,人参产业被列为全县八个特色农业产业之一进行悉心培育。
为了不断做强人参种植业,柳河县在向阳镇、安口镇、三源浦镇、红石镇等多个乡镇开展人参优良种子和种苗生产技术等4项技术示范与推广,示范推广面积0.5万亩,并在位于向阳镇样子沟村的吉林云岭野山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建立野山参繁衍护育技术推广示范基地100亩。同时,支持吉林云岭野山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成功申创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企业绿色、有机栽培人参,打造人参标准化生产基地。吉林云岭野山参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被认定为市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云岭野山参保护区获评省级星级休闲农业企业,通化向阳红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人参基地被评为长白山人参品牌原料基地。
依托自然资源禀赋,柳河县围绕柳安向等旅游开发线路,积极发展中医药观光游、养生游、体验游,以云岭野山参、红石珍宝源人参、三仙夹林下参、十三户芍药园、昌农实业等中药材基地为推介重点,将农事活动、中医药文化与旅游业发展有机结合,全面提高中药材种植业附加值。
拉紧产业链条
医药制造业提速增质
立足于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柳河县在做大规模、做精技术、做细产品上狠下功夫,推动医药制造业发展提速增质。
不断强化惠企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对相关扶持政策进行重新修订完善,出台《关于支持重点产业加快发展实施意见》,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技术进步、入统升规做大做强等18项内容予以奖励支持;依托种植业结构调整,出台制定《关于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强化对中药材产业的政策支持;制定“十四五”人参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以及《关于支持全县野山参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等系列文件;印发《柳河县2023年招商引资工作实施方案》,打造政策洼地,给予企业品牌提升支持,鼓励医药企业挂牌上市。
积极组织开展助企活动,为企业纾困解难,制定印发《柳河县服务企业月活动方案》,组织全县各涉企部门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做企业的“贴心人”,并创办《柳河县“服务企业月”活动专报》,刊发各部门服务企业的典型事例和优秀案例,推动相关服务更优质高效。为医药企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带领医药企业“走出去”,通过参加吉林商会经贸交流活动,柳河医药企业与广州大光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对接;通过参加医药产业数字化转型专题培训班,帮助柳河医药企业学习浙江发展经验,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不断密切政银企合作,引导金融机构有序加大中小微企业放贷力度,延长贷款期限,帮助解决企业融资难题,2022年,吉林银行累计为龙泰制药贷款7370万元。按照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生产制造基地建设工作要求,对县域内药企品种转让、委托加工、代加工等情况开展调研,选定长隆制药、天强制药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生产示范企业。
目前,全县共有医药工业生产企业11家,包括规模以上企业9家。其中,生产中成药企业9家,化药企业1家,其他医药企业1家。拥有GMP认证生产线60余条,剂型16个,累计获批国产药品文号600多个。长隆制药的肺宁颗粒、中晟制药的蛹虫草菌粉胶囊等中成药在市场上广受欢迎。拥有高新技术企业5户、省级研发平台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户、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户、科技小巨人企业2户。
坚持守正创新
健康服务业日趋成熟
柳河县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注重发挥中医药在健康服务业中的特色优势,充分挖掘中医药发展内在潜力,不断建强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让“一把草药、几根银针”解除更多患者的病痛。
柳河县以清廉医院建设为契机,努力打造“政治生态好、廉洁状况好、医德医风好、群众评价好、发展势头好”的中医医疗机构。目前,全县共有公立中医医疗机构1家,民营中医医疗机构23家,2家二级以上综合医疗机构均设有中医科,15家乡镇(中心)卫生院实现中医馆全覆盖,村卫生室均能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疗法防病治病。以县中医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为主体、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为基础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日益完善。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开创中医药特色诊室,激励基层看中医用中药,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量逐年提升。
注重提升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能力,在罗通山镇建设医养结合一体化康养医院,以“中药饮片及中医适用技术”为核心,制定穴位刺激、饮食指导、汤剂调理等治疗方案,适用于如慢阻肺、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长期慢性病的家庭治疗与预后防治;在亨通镇建设二十四节气中药养生馆,根据不同节气特点,制定科学开展起居调养、饮食调养,并与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建立合作关系,挂牌成立乡村振兴中医药文化推广基地和党建联盟基地。
加快推进中医药“名医、名科、名院”建设,柳河县建成“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全省基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1个。建设中医药特色老年健康中心1个,积极申报省级中医优势专科、重点专科建设。同时,不断充实和配强中医医疗服务力量,先后招录、聘用各类医疗技术人员62名,聘请省、市专家6名。(王锐)
视频来源:柳河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