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黑土地上传来丰收乐章-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3 09/18 10:31:45
来源:吉林日报

听,黑土地上传来丰收乐章

字体:

这是万昌镇水稻田(9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金秋时节,稻浪滚滚,永吉县万昌镇的水稻陆续开镰收割。 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9月,吉林大地俯瞰如画。广袤的黑土地,集汇一春一夏的蓬勃之力,托举出遍地的耀眼金黄。

  蓝天下,榆树市八号镇大岗村玉米植株密实又整齐。

  “我们实行保护性耕作‘精准条耕’,你看,这玉米棒儿又大又实诚儿……”晨辉种植机械合作社负责人刘臣满眼都是丰收的喜悦。

  这是刘臣坚持采用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第11个年头,每年他都会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情况,对新技术进行因地制宜地调整。

  刘臣告诉记者,今年,晨辉合作社耕种的6000亩土地,不仅全部实行保护性耕作,还将符合当地土壤条件的“精准条耕”技术进行了农机配套升级。

  “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黑土地,才能多打粮,打好粮。”刘臣说,十多年下来,他的地块年年丰收,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保护黑土地的追随者、实践者、推广者。

  榆树市是首批黑土地保护试点县之一,近年来,建立千亩保护性耕作示范区3个,实施保护性耕作300万亩。主要推广秸秆全量还田条耕技术和秸秆全量还田免耕播种技术,有效解决了低洼易涝和冷凉地块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难题。

  丰收在即,榆树市玉米收割机、谷物收割机已经整装待发,开镰后可以确保在20天之内颗粒归仓。

  阳光里,梨树县百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玉米比阳光更明艳。

  “棒儿大、粒儿深,不瞎尖,这必是一等品啊,产量更是小不了……”从黑龙江、辽宁等不同省份赶来参观的农户们抚摸着这场注定的丰收,迟迟舍不得离手。

  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告诉记者,玉米丰收的背后,是“梨树模式”的不断更迭和升级。如今,“梨树模式”已不再只是一项免耕技术,而成为一整套保护黑土地的集成方案。它不仅被我省广大农户所采用,还渐渐走出了我省,影响着更广阔的天地。

  梨树县以保护黑土地为前提的丰收,仅仅是一个缩影。我省保护黑土地的优势早已在更高层面上形成。

  ——成立了由省委书记、省长任双组长,31个部门单位为成员的粮食安全工作暨黑土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重点工作。各市县也成立相应组织机构,上下贯通推动落实。

  ——两次对2018 年颁布实施的《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进行修订,并于2023年4月1日起施行……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全面加强黑土地保护的实施意见》,明确10个方面38条具体措施……

  保护黑土地,端牢中国饭碗,早已成为吉林人民融入血液的责任和使命,也给了吉林人民最强大的发展动力。

  经过多年奋战,我省粮食总产量已从“连续10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阶段性水平”,跃升至“连续两年超过800亿斤”新阶段。

  2023年,我省启动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确定了“千亿斤”产粮目标……

  确定新目标,有了新动力,喜讯便接踵而至。

  扶余市肖家乡迎春村机械化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应用新技术 ,喜迎大丰收……

  公主岭市朝阳坡镇东兴隆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5000亩土地,采用“秸秆还田+深翻”技术,迎来丰收……

  长春市九台区德强家庭农场6000亩保护性耕作下的玉米,迎来丰收……

  东丰县新巨强农机合作社和广服家庭,实施丘陵半山区玉米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技术,迎来丰收……

  秋收在即,一场漂亮的大丰收已然铺展于眼前。吉林人以守护黑土地的担当与作为,以粮食增产的一笔笔数据,书写着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答卷。

【纠错】 【责任编辑:黄维】